【秋分·文化】金风送爽 一叶知秋
来源:同仁堂  时间:2020-09-22

今天是秋分节气,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恰好是从“立秋”到“霜降”这90天秋季的一半。秋在四时中对应五行中的金,故人们也将秋天称为金秋。

秋分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分水岭。从秋开始,风和日丽,丹桂飘香,蟹肥菊黄,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。在传统意义上,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,更是春耕夏耘的起点。

“秋分”与“春分”一样,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。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云:“秋分者,阴阳相伴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“秋分”的意思有二:一是我国古代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,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,平分了秋季;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,各12小时。此日同“春分”日一样,“秋分”日,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此日后,阳光直射位置南移,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。

秋分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,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,产生一次次降水,气温也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逐渐加大,幅度将高于10℃以上。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,到了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时候。秋分节气,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。此时,南、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。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”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;而“秋分天气白云来,处处好歌好稻栽”,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。秋季降温快的特点,使秋收、秋耕、秋种的“三秋”大忙显得格外紧张。据考证,我国很早就以“秋分”作为耕种的标志了。东汉崔寔在《四民月令》中写道:“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,秋分中中田,后十日中美田。”秋分,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。农民朋友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,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;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,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。

秋分

苍柯芳草正欣荣,姹紫嫣红南北同。

谁说秋风萧瑟怨?忙收忙种乐融融。

▲摘自《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》

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赵学敏  书

秋分习俗

秋分是平分秋季的节气,是秋意正浓的代表日,人们很重视,于是民间形成各种秋分习俗。

秋祭月

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演变而来。据考证,最初“祭月节”是定在“秋分”这一天,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不一定都有圆月。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。所以,后来就将“祭月节”由秋分调至仲秋。

据史书记载,早在周朝,古代帝王就有秋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的习俗。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、地坛、月坛、天坛,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。

送秋牛

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。“秋牛图”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。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,主要说些秋耕和不违农时的吉祥话,言辞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俗称“说秋”,说秋人便叫“秋官”。

粘雀子嘴

秋分时节,在广大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。秋分这一天,农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,在家里做汤圆吃。除了自己食用外,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这就是“粘雀子嘴”,以免麻雀等破坏庄稼。

放风筝、竖蛋

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,尤其是秋分当天,甚至大人们也参与。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,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很多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